校园欺凌怎么防?免费领游戏皮肤能信吗?被高年级同学索要零花钱怎么办?秋季开学伊始,9月1日,珠海边检总站开平边检站组织民警走进驻地西郊小学,开展“开学第一课 法治进校园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,为新学期注入法治“强心针”。
活动首站以集中宣讲形式拉开序幕。普法民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,将校园欺凌、跨境电信诈骗、交通安全、溺水预防等高频风险点,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“身边案例”。
针对跨境电诈,民警详细拆解“游戏账号买卖”“免费皮肤领取”等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套路;围绕交通安全,通过“闯红灯的后果”“骑行安全规范”等情景分析,让学生直观理解规则重要性。“遇到陌生人要微信怎么办?”“同学借钱不还能找老师吗?”宣讲过程中,同学们还踊跃提问,民警结合法律常识逐一解答,让法治知识从“听懂”变“会用”。
“校园欺凌离我们远吗?”“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算欺凌吗?”“围观同学被欺负不制止是不是帮凶?”在各班级主题班会上,民警摒弃“单向说教”,以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。一个个问题抛出后,学生们纷纷结合生活观察发言,有人分享“看到同学被堵在走廊不敢说话”的经历,有人提出“要主动告诉老师”的解决办法。民警顺势梳理校园欺凌的“隐性表现”(如孤立、起绰号)与“显性危害”(如身体伤害、心理阴影),带领学生共同制定“班级反欺凌约定”,从“旁观者”到“参与者”,让抵制暴力的意识深入每个学生心中。
校园操场上,民警向同学们发放宣传手册,直观展示“未成年人保护法要点”“应急求助流程”等内容。
“被高年级同学索要零花钱怎么办?”“网上看到欺凌视频该转发吗?”面对同学们的提问,民警手把手教大家“三步走”应对法:第一步保持冷静不激化,第二步及时向老师、家长报告,第三步留存证据配合处理。
民警同时提醒同学们,遇到危险可拨打110、12345等求助电话,让“有困难找法律”的观念扎根心底。
据悉,此次活动覆盖全校500余名师生。师生们纷纷表示,“案例听得懂、方法用得上,这堂法治课比课本知识更‘解渴’。”
文|记者 张璐瑶 通讯员 李哲
图|通讯员供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