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使用下方推荐的浏览器访问

安卓版本 苹果版本
2345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快料

“烽火文澜——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”专题展在黄江开幕

时间:2025-09-01 06:30:18 点击: 【字体:
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8月29日,由广东省政协办公厅、东莞市政协、东莞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的“烽火文澜——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”专题展在东莞市黄江镇黄牛埔美术馆开幕。

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洪晓龙,东莞市政协党组书记、主席郑建民,市政协党组副书记、副主席喻丽君,市政协副主席、民进市委会主委、书画院院长梁佳沂,市政协党组成员万卓培,东莞市政协党组成员、秘书长卢汉彪,广东省政协文史馆副主任陈宣中,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远东,广东省政协委员陈森,广东省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杨文才,黄江镇委书记苏东等出席开幕式。洪晓龙、郑建民、苏东分别致辞。

本次展览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为主题,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、实物展品和书画作品,全面呈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、香港沦陷前后,成功营救何香凝、柳亚子、邹韬奋、茅盾等800余名文化界人士、爱国民主人士及其家属的历史壮举。展览分为四个单元,系统展现了大营救行动的历史背景、实施过程及其重大历史意义,深刻诠释了这场被茅盾称为“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”的历史事件。

陈宣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是中国抗战史、统一战线史和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。东莞作为东江人民游击队的重要根据地,黄江镇更是东江纵队重创日军的梅塘战斗发生地,在此举办展览对于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,发扬红色传统,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大意义。他同时介绍了此次展览的五大特色:一是注重思想政治引领,突出党的全面领导;二是吸纳文史研究成果,首次全面展示大营救详细路线;三是运用实地调研新发现,征集到大量首次公开的遗址照片;四是发挥政协优势,特别设立“政协印记”展区;五是创新采用三地联展模式,在广州、东莞、江门同步展出。

展览中特别呈现了省政协书画院艺术家精心创作的多幅书画作品,其中三幅作品在开幕式上赠予东莞市政协书画院。陈森在分享创作体会时表示,他创作的大型水彩画通过三联幅形式,以从左到右、从暗到亮的色彩变化,象征从黑夜到黎明的营救过程,生动再现了文化名人乔装打扮、秘密转移的历史场景。这些艺术作品与历史文献相得益彰,生动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营救历程。

东莞市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长陈小梅观展后深有感触。作为黄江梅塘人,她的父亲曾在此参加革命。她表示,展览资料齐全细致,生动完整地呈现了大营救这一历史事件,令她深受感动。

据悉,本次展览采用“1+2”模式,除东莞会场外,同时在广州、江门两地展出。展览将持续至10月29日,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。

撰文:姚萌茵 官小群 戴双城

图片:李鄂 姚萌茵